清明小长假,吃喝玩乐要注意身体健康
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 清明节,又叫踏青节、寒食节。清明节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,又是踏青扫墓、追悼先人、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。清明小长假在吃喝玩乐的同时,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。
饮食养生篇
1、忌食“发物”
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,如哮喘、关节炎、精神病等,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。所谓“发物”,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、发毒助火助邪之品,如海蟹、海鱼、海虾、毛笋、咸菜、羊肉、竹笋、公鸡等,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,因此“寒食节”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。
2、注意“病从口入”
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,发生支气管炎、扁桃体炎、肺炎;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,如猩红热、百日咳、白喉、水痘、麻疹、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,增减衣服,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,尤为注意“病从口入”。
3、饮食规律,低盐多蔬果
饮食须定时定量,不暴饮暴食。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,可适当“增甘”即多食甜食,顺应春天养生生机。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,限制热量摄入,多食瓜果蔬菜,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,相应增加钾的摄入,如多食用蔬菜、水果类食品。
4、养肝正当时,辛辣油腻要避免
“春与肝相应”,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。所以,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。如果肝功能正常,人的气机就会通畅,气血就会和谐,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。少吃高脂肪饮食,少吃油炸、熏烤食品,避免吃燥性、刺激性食物如羊肉、辣椒等。不吃霉变的粮食、花生,因为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,是肝癌的致病元凶。
出行踏青篇
1、注意保暖,根据气温增减衣服
清明节前后,天气变化无常,早晚温差大,老人、儿童、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遭受风寒侵袭,患上感冒。扫墓、踏青时出门不宜过早,不要空腹;还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,更要注意增添衣物保暖;同时尽量不要在外过夜,避免季节性感冒。
2、出行踏青,防止花粉过敏
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,并戴上口罩、手套等"防护装备"。另外,患有急性病、身体弱或过敏体质的人群,要尽量少去踏青,避免直接接触各类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植物,以防止过敏性皮炎的发作。
3、踏青期间,不要随便进食野菜野果
如果误食有毒的或被污染的野菜野果,要饮用大量清水,进行人工催吐,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。如果患者出现痉挛、休克等重度中毒症状,就不宜催吐,应第一时间送医院治疗。
4、扫墓祭祖,注意保护眼睛
扫墓时一般要焚烧纸钱,但这会产生烟灰,容易对眼睛造成意外伤害。一旦焚烧后的烟灰、空中飘飞的粉尘进入眼睛,就会引起眼部过敏、角膜炎、结膜炎等症状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要及时用清水或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冲洗眼睛,简单处理后到眼科就诊。
5、老人小孩,注意出行安全
老人在扫墓时最好拄拐,并且需要有家人陪同,防止摔倒引起不必要的损伤。此外,若有儿童随去,家长需看护好儿童,禁止其攀爬,以防出现意外。
6、凭吊先人,悲伤要有度
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血压偏高的人,扫墓时一定要注意稳定情绪,不要悲伤过度,且身旁最好有亲人陪伴,带上常用药品或急救药品,以避免突发疾病。
温馨提醒:清明小长假,别只顾着玩乐,注意健康也很重要。如果身体方面出现不适症状,请及时去医院就医,深圳万丰医院清明假期不放假,专家照常坐诊。通过网络预约尊享更多优惠,免挂号费无须排队优先就诊。